时间:2022-11-23 23:00:58 | 浏览:157
作为镍钴业巨头,华友钴业(603799)受益于销售单价、销售数量增加以及巴莫纳入合并范围,今年上半年公司净利润达到约23亿元,同比增长约五成;不过,由于今年以来钴、镍产品价格的波动,公司初步预计当期计提存货减值准备5.37亿元。
钴价下跌存货减值计提
2022年上半年华友钴业实现营业收入310亿元,同比增长117%,净利润实现近23亿元,同比增长约五成。其中,第二季度公司实现净利润10.49亿元。公司表示,报告期内克服疫情冲击、停工停产等困难,防范镍、钴金属价格波动等风险,保持产供销运有序运转,经营质量稳步提升。
今年以来,消费电子需求疲弱,钴金属价格先涨后跌。根据中国信通院数据,上半年,国内市场手机出货量累计1.36亿部,同比下降21.7%。在此背景下,国际钴金属价格一季度受非洲疫情及洪水因素的影响,从年初开始持续上涨至5月中旬,后续随着市场低迷及原料供应逐步恢复,国际钴金属价格开始下跌,截至6月底,MB低品位金属钴价格跌幅达20.75%。
由于今年钴、镍产品价格的波动,华友钴从原料采购到产成品出货需要一定的周期,价格的下跌导致了原材料和未售产品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减值。公司初步预计当期计提存货减值准备5.37亿元,合计减少对应半年度利润总额。
在新能源锂电产业及以智能终端产业发展背景下,华友钴业依旧看好所从事的新能源锂电材料产业和钴镍新材料产业,公司产品是三元动力电池等新能源材料必备的核心材料。报告期内,公司主营产品出货量稳步增长,正极材料出货量约3.83万吨,其中三元正极材料总出货量3.32万吨,同比增长约52%,高镍三元正极材料出货量约2.64万吨,占三元材料总出货量的约80%;三元正极材料出口业务超过中国出口总量的50%;钴酸锂业务在消费类电子等终端市场需求整体下滑的情况下,实现了逆势增长。
另外,公司三元前驱体出货量约3.69万吨,同比增长26%,高镍产品占比逐步提升,客户结构进一步优化。钴产品出货量约1.85万吨,同比增长3%。镍产品出货量约1.60万吨,同比增长最高达到1.26倍,铜产品出货量同比略有增长。
在技术路线选择上,华友钴业也决定押注三元材料,放弃磷酸铁锂。今年6月14日,华友钴业决定终止通过控股子公司巴莫科技收购圣钒科技100%股权事宜,终止在磷酸铁锂材料领域的布局,聚焦新能源锂电三元材料产业链,加快上游镍、钴、锂资源布局和下游产品开发、产能扩建。
多笔再融资扩产
围绕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上半年华友钴业启动多笔再融资项目,完成76亿元可转债券项目,用于建设广西年产5万吨高镍型正极材料、10万吨三元前驱体材料一体化项目和衢州年产5万吨高性能三元前驱体项目;另外,公司启动177亿元非公开发行股票的发行工作,用于建设华山镍钴公司年产12万吨镍金属量氢氧化镍钴湿法项目和华友锂业公司年产5万吨电池级锂盐项目。
今年5月30日,控股子公司天津巴莫拟以514.06亿韩元(约2.75亿元)认购株式会社LGBCM发行的普通股10,28万股,从而持股49%的股权。株式会社LGBCM拟建设年产6.6万吨三元正极材料产能,总投资额为4,371亿韩元(约23.37亿元)。
项目进展来看,今年上半年,印尼区华越湿法项目实现达产;华科火法项目于6月底四台电炉进入试产,全流程预计今年下半年建成;华飞湿法项目按计划顺利推进,目标2023年上半年具备投料条件;启动华山湿法项目。非洲区津巴布韦Arcadia锂矿项目顺利开工建设。
另外,华友钴业积极布局锂电池循环回收业务,公司子公司华友衢州和资源再生分别进入工信部发布的符合《新能源汽车废旧动力蓄电池综合利用行业规范条件》企业名单第一批次和第二批次。公司与多家知名整车企业合作梯次利用开发和承接退役电池再生处理,与多家知名电池企业合作以废料换材料的战略合作模式,已与多家国内外整车企业达成退役电池回收再生合作。
华友钴业也在持续扩容“朋友圈”。今年3月,华友钴业与大众汽车(中国)和青山控股集团就动力电池正极材料产业链上下游合作达成战略合作意向,共同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新能源锂电材料一体化制造平台;5月,与宝马集团开展动力电池材料闭环回收与梯次利用的创新合作;与LG化学在韩国成立合资公司,深化正极材料业务合作;7月,公司与LG新能源就废旧动力蓄电池再生利用达成合作意向;与福特汽车和淡水河谷印尼签署合作备忘录,共同规划建设高压酸浸湿法项目以开发淡水河谷印尼Pomalaa矿山,并在项目建成后将镍产品转化为电池材料产品供应给福特汽车;与特斯拉签订三元前驱体供货框架协议,进一步强化公司在新能源锂电材料领域的竞争力。
睿财经讯(文/周鑫)8月17日晚间,互联网巨头腾讯发布了2022年上半年和第二季度业绩。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下(Non-IFRS),更反映主业经营的净利润281亿元,同比下滑17%。腾讯半年报显示,2022年上半年公司处置及视同处置投资公司的收益净额为23863亿元。
杨皖玉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证网讯(记者杨皖玉)8月16日,国际实业发布2022年半年度报告显示,2022年上半年万家基金实现营业收入766亿元,净利润196亿元,净利润同比增长1687%。半年报显示,6月30日,万家基金完成股权变更,国际实业将持有万家基金40%的股权转让给山东省新动能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1992年初发行股票认购证并进行相应的股市大扩容,到1992年5月21日所有股票都取消了涨跌停板的限制并实行T0交易制度,此后,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股票有行无市的无量空涨局面才得以改变。
共有1股东持股数增加,刘文胜增加278.1406万股,该股东持股占流通股比例2.03%。证券之星力求但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的准确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等,如存在问题请联系我们。
今年上半年整个LCD面板市场都在涨价,而且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帮助京东方等面板生产商实现营收增长。据了解,京东方除了是全球最大的LCD面板生产商,同时也推出行业领先的柔性全面屏、折叠屏、滑卷屏等创新型产品。
显示器件出货量第一的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000725SZ,以下简称“京东方A”)净利润几近腰斩,同比下降4392%。半年报显示,合肥105代线TFT-LCD(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生产线满产、良率超过90%。
7月30日晚间,白酒龙头贵州茅台2021年半年报正式出炉,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49087亿元,同比增长1168%;腾讯证券研究院专栏作家郭施亮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发力系列酒具体来看,报告期内,公司完成基酒产量503万吨,其中,茅台酒基酒产量378万吨、系列酒基酒产量125万吨;
中国移动(成都)产业研究院科研枢纽项目效果图图据中国移动(成都)产业研究院8月13日,在四川省异地商会联合会“拼经济、谋发展”座谈会上,成都郊区新城大邑县进行现场推介,11个具有文旅融合特色的项目集中亮相,现场参会代表对到大邑投资产生了兴趣。
随着上市公司中报陆续披露,其控股或参股的公募基金营收情况也得以曝光。8月22日,浙商证券披露2022年中报,与此同时,浙商基金上半年经营数据也随之披露。2022年6月30日,浙商基金总资产
华夏、万家、诺安、鑫元等基金公司上半年营收成绩单随上市公司股东半年报公之于众。其中,华夏基金上半年净利润超10亿元;万家基金净利润同比增长;诺安基金和鑫元基金净利润同比出现下降。本周以来,多家上市公司上半年业绩快报陆续披露,一些基金公司的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