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1-23 22:42:55 | 浏览:871
8月23日,沪深两市全天小幅震荡,钴概念股表现低迷,截至发稿,容百科技、华友钴业、寒锐钴业、西部资源、合纵科技等纷纷走低。
钴价持续下跌,寒锐钴业上半年亏损7653万元
寒锐钴业今日披露的半年报显示,上半年公司实现营收9.22亿元,同比下滑38.62%;净利润为亏损7652.72万元,上年同期净利润为5.29亿元。
寒锐钴业称,公司主要产品钴粉、氢氧化钴、电解铜销售量均保持增长,但因为2018年四季度以来钴金属价格持续下跌,价格的下跌导致了公司存货跌价损失,公司钴产品销售价格下降,从而降低了公司盈利。
钴行业供需格局有望迎来边际改善
国金证券指出,新能源客车市场在经历7月抢装后需求或有所回落,目前下游总体需求仍然较为萎靡,动力电池企业开工率仍维持在低位。供给端,受Mutanda停产预期的影响,钴盐厂商纷纷提高报价,但现货成交并不十分活跃。我们预计钴价后续上涨空间有限,一方面行业总体仍然供给过剩且钴价在25万/吨以上时停产的产能可迅速复产,另一方面需求不明朗时中游亦不会冒险囤积太多库存。维持钴行业中性评级。
万联证券表示,矿业公司嘉能可表示,刚果Mutanda铜钴矿将关闭两年,不太可能很快恢复。去年,Mutanda项目的钴产量为2.73万吨,超过嘉能可总产量的一半。预计未来将出现钴供不应求的情况,建议中长期关注钴相关企业。
天风证券表示,受嘉能可旗下全球最大钴矿Mutanda预期2020-2021关停两年影响,钴价继续上涨。从下游来看,数码需求恢复已在上游订单中呈现,动力复苏依然未现。从原料市场来看,生产商及贸易商报价上涨,部分上游原料厂家惜售不预报价,下游基本没有太多钴产品库存,再加上部分厂商不预报价,行业去库存周期进入末期。相关标的华友钴业、盛屯矿业、寒锐钴业。
长城证券认为,钴价再度领涨,关注钴供需格局改善。受嘉能可旗下全球最大钴矿Mutanda停产影响,钴价继续领涨小金属板块。由于库存水平有限,目前生产商报价坚挺,且原材料成本压力有向产业链下游传导趋势。伴随终端市场逐步回暖,中下游补库需求增加,钴行业供需格局有望迎来边际改善,建议关注华友钴业、寒锐钴业。
pgc-card-href{text-decoration:none;pgc-card-href:hover{text-decoration:none;pgc-card{box-sizing:border-box;
南宁市在全市人社系统服务大厅设置“办不成事”反映窗口(央广网记者黄月芬摄)据了解,8月16日,南宁市在全市人社系统服务大厅设置“办不成事”反映窗口的基础上,进一步推广设置“招不到人”“找不到工”“领不到薪”的“四不”反映窗口,专窗专人受理企业群众反映的“烦心事”,专注解决“疑难杂症”问题。
在日新月异的变化中,企业需要时刻应对新的挑战,无论是新立法还是影响人们日常生活的全球疫情。icu代表“我看见你”(ISeeYou),非常适合新时代企业、企业家和初创公司为自己建立富有创新意义的在线形象。
平台,可提供短时间内大批量邮件群发服务,在全球多节点部署高性能服务器集群,以应对由出口带宽、网络不稳定性等因素导致的发送速度不佳甚至发不出的问题,海外智能中继。还提供全面准确的分析报表,帮助企业获取邮件发送与反馈数据,进行联系人行为跟踪与统计。
怎么样申请?可以选择比较大型的服务平台,例如,提供域名和企业邮箱一站式访问,不仅域名资源丰富,而且价格便宜,更重要的是系列产品较多,比较方便进行统一管理。以上就是关于“怎么样申请企业邮箱”的相关解答,西部数码企业邮箱,无限空间,极速收发,自由定制,全球智能中继解决发信困难。
对企业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美好的发展前景必须先有个好名字作为基础。利用企业名称吸引客户、建立良好形象,强化竞争优势、让营销成为营销。
尽管Facebook公司最近的更名使元宇宙成为一个家喻户晓的概念,但企业在元宇宙带来的潜在利益背后仍有许多未解之谜。随着科技公司致力为元宇宙的未来发展投资,人们对企业的实用性背后的怀疑正在逐渐消退。元宇宙通常指的是一种在线空间。
中新网8月23日电 据香港《大公报》报道,香港玩具企业加速多元化转型升级,广东省玩具协会会长李卓明日前表示,去年内地玩具市场消费超1000亿,吸引港资品牌抢滩,由香港原创设计玩具及品牌组建的“香港馆”亮相近日举行的“第34届国际玩具及教育产
加上用户对装饰功能大于使用价值的固有认知,导致行业普遍重营销、教育难、重资产、获客与库存成本高。珠宝与其他行业有很多不一样地方:从产品角度看典型的低频、高价、非标、耐耗使用周期长。即使同样设计,标价也有所不同。
受疫情影响,这两年全球的经济形势比较严峻,很多国家的经济发展陷入原地踏步状态,绝大多数行业的发展也都受到了严重影响,企业经营也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困难,收入下降的企业越来越多,而且这种趋势并未停止,即使是处于行业顶端的奢侈品企业也没有幸免。根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