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1-23 22:19:00 | 浏览:1690
原标题:上市七年,募资165亿,分红10亿,实控人套现178亿离场!华友钴业“伦镍逼空事件”再回首
大额投资何时能回本,这是一个投资者需要思考的问题,但原实控人之一的谢伟通已通过二级市场和股权转让合计套现178.4亿离场。
作者 | 小羽儿
编辑 | 小白
华友钴业(603799.SH、公司)在4月下旬披露的年报,作为市场上比较受关注的公司,风云君觉得有必要带大家看看业绩数据。
公司2021年业绩很惊艳,实现营收和归母净利润353.2亿和39.0亿,分别同比增长67%和235%,这也是公司2015年上市以来的最好业绩。
2022年一季报业绩显示,公司营收和归母净利润继续高歌猛进,分别同比增长106%和84%。
但更引发关注的是,2022年一季度公司衍生金融负债金额由2021年底的1.1亿大增1396%至15.7亿,公司称主要是期末公司持仓镍期货套保合约形成的浮亏所致。
提到镍套保,自然就不得不提2021年3月份青山控股遭伦镍逼空的大事件,因为华友钴业涉及镍矿业务,因此当时也发布了澄清公告。
这次,华友钴业也迅速回应,称公司套保浮亏是由于伦镍逼空造成的镍价大涨所致,不过公司现货价格同样大幅上涨。因此实际亏损仅千万级别,风险可控。
(来源:市值风云APP)
华友钴业目前拥有从镍钴铜等有色金属资源开发、精炼、及新能源材料研发制造上、中、下游一体化的产业链条,产品主要包括铜产品、钴镍化学品以及三元前驱体和三元正极材料。
除贸易营收外,2021年公司营收占比较高的为钴产品、铜产品、三元前驱体产品和正极材料,镍产品主要自用于三元产品,外销较少。
公司各个业务在行业内均排的上号,首先公司是国内最大的钴供应商,其次公司的三元前驱体出货量一直位列前茅,2020年和2021年均位列国内第四。
(来源:EVTank,伊维智库)
正极材料业务是2021年公司收购来的新增业务。
2021年5月,华友钴业收购巴莫科技38.62%的股权,加上其控股股东拥有的26.40%巴莫科技表决权委托给华友钴业行使,华友钴业合计控制巴莫科技65.02%的表决权,实现对巴莫科技的控制,并将其纳入上市公司合并报表。
巴莫科技是国内高镍正极龙头,高镍领域市占率位居国内第二,仅次于容百科技,2021年在国内三元材料行业排名第三。
收购巴莫科技使公司的业务链条进一步向下延伸,加深了上下游产业链一体化布局。事实上,新能源行业早已进入了混战阶段,任何企业都不可能靠单打独斗长久存活下去。
如宁德时代(300750.SZ)收购邦普科技、大众汽车入股国轩高科(002074.SZ)成为其第一大股东等,都证明了产业链、供应链的深度融合已经成为行业的发展趋势。公司收购巴莫科技也算情理之中。
(来源:鑫椤锂电)
从历史业绩来看,2015年上市以来公司的营收稳定增长,但归母净利润却波动很大,主要是公司由于公司钴铜等金属产品的强周期性所致。
如钴价在2017年和2018年处于高位,2019年和2020年处于低位,2021年又重回高位。
又如铜价,也在2021年飙升至历史最高位。得益于铜钴价格均在2021年处于高位,公司净利润才能得以爆发。
不过目前来看,公司虽然赚钱了,但与募资额相比却不多。
2015年上市至今,公司归母净利润合计为96亿,但IPO以及四次增发合计募资已达89亿,再加上发行可转债的76亿,累计募资额达165亿,赚的钱也仅仅为募资额的一半多一点。
而且公司上市7年来仅现金分红4次,合计分红10亿左右,仅为募集资金的6%左右。
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上市以来公司重要股东从未停止过减持套现,其中上市公司原实控人之一谢伟通更是减持到退出了上市公司。
上市之初,谢伟通100%控制的大山公司持有公司28.97%的股份,陈雪华持股90%的华友投资((后更名为华友控股))持有公司20.34%的股份,谢伟通和陈雪华同为公司的实控人。
(来源:公司2015年年报)
2018年,大山公司减持2.58%的股份并套现15.1亿,华友投资及其一致行动人共减持1.40%的股份并套现10亿。2020年和2021年,大山公司又分别减持1%和0.99%的股份,并合计套现20.4亿。
截至2021年7月,大山公司的持股比例已经仅剩12.8%的股份,随后大山公司又将其中6.8%转让给了陈雪华,其余5.01%转让给了杭州佑友,转让款分别为73.3亿和54.0亿,合计127.3亿。
大山公司仅剩的0.99%股份也于8月25日通过集中竞价交易全部减持精光,并套现15.6亿离场。
据不完全统计,谢伟通控制的大山公司、陈雪华控制的华友投资及华友投资一致行动人通过二级市场累计减持套现金额达61亿,而实控人之一的谢伟通更是通过二级市场和股权转让已合计套现178.4亿离场。
目前,公司的实控人已经由谢伟通和陈雪华两人变成了陈雪华一人,直接和间接持有公司21.69%的股份,而谢伟通仅通过华友控股持有公司0.47%的股份,可以说已经退出了上市公司。
(来源:公司2021年年报)
上面我们说过,公司募资额达165亿,那么公司募集这么多钱干什么呢?答:买矿、扩产。
公司主要业务在行业中排名都较靠前,也正因如此,公司要巩固目前的行业地位,也需要不断进行资本开支去扩产。
而且公司的钴产品及三元正极产品所在的新能源行业还处于发展之中,未来市场空间不错,行业内各个公司也都在大肆融资扩产,公司扩产能说的过去。
但是,对于镍钴等周期性产品来说,2021年价格位于历史高位并不断突破新高已经使下游锂电池企业以及新能源汽车厂商怨声载道,未来价格能否一直维持高位实属难说,试问像今年这样的暴利公司又能够获得几年呢?
而对于三元前驱体及正极材料行业来说,其盈利模式为成本加成或受托加工收取加工费的模式,赚的都是辛苦钱,毛利率水平较低,大都在10%-15%之间。
2021年,公司营业利润也主要来源于钴产品和铜产品,三元前驱体和正极材料的占比较小。
也就是说,公司的一块业务是处于强周期性行业,业绩极不稳定,另一块是毛利率较低、竞争较为激烈的业务,那么问题来了,公司投入的巨额资金什么时候才能够收回呢?
风云君认为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更是投资者需要思考的问题,因为公司股东早已通过减持套现吃饱离场了。
免责声明:本报告(文章)是基于上市公司的公众公司属性、以上市公司根据其法定义务公开披露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临时公告、定期报告和官方互动平台等)为核心依据的独立第三方研究;市值风云力求报告(文章)所载内容及观点客观公正,但不保证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等;本报告(文章)中的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市值风云不对因使用本报告所采取的任何行动承担任何责任。
以上内容为市值风云APP原创
未获授权 转载必究
投资逻辑锂电材料转型卓有成效,一体化成本优势显著:公司持续加速锂电材料一体化转型进程,21H1前驱体销量2.9万吨,同比+129%,市占率跃升至国内第四。前驱体成本中原料占比90%,向上一体化带来显著成本优势。不考虑资源端利润情况下,仅冶炼
原标题:上市七年,募资165亿,分红10亿,实控人套现178亿离场!华友钴业“伦镍逼空事件”再回首大额投资何时能回本,这是一个投资者需要思考的问题,但原实控人之一的谢伟通已通过二级市场和股权转让合计套现178.4亿离场。作者 | 小羽儿编辑
记者 | 郭净净编辑 | 终端新能源汽车销量大增,今年前七月累计销量同比涨近40%。作为三元锂电池核心金属元素,铜、钴的价格2021年以来继续上涨,上半年铜市场均价6.67万元/吨、钴均价34.95万元/吨,同比分别增长50.16%、33.
长江商报记者 明鸿泽千亿钴业龙头华友钴业(603799.SH)迎来经营的高光时刻,但创始人却已经开溜了。年报显示,2021年,华友钴业实现的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简称净利润)达38.98亿元,同比增长逾2倍。此前的2020年,公司净利
个人预判华友钴业将成为全球最大的正极材料公司,钴姑(个人对华友钴业的昵称)未来前途不可限量。一、华友钴业早期业务受到钴价的强烈影响华友钴业于2015年刚上市时,业务主要依托于在刚果金布局的钴矿,也是当时钴资源最丰富企业。2016-2019年
【能源人都在看,点击右上角加"关注"】导语mybattery 调整后,华友钴业拟作价8.05亿元,收购华友衢州15.68%股权,并募集不超8亿元配套资金。发行价格由原32.24元/股,调整为23.60元/股。本次交易完成后,上市公司将持有华
华友钴业发布关于2021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预留第一次授予部分第一个限售期解除限售股份上市流通的提示性公告,此次解除限售股票数量为54.3465万股,占目前公司总股本1,597,923,045股的0.0340%(按截至2022年11月6日公
集微网报道 2022年11月14日,浙江华友钴业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华友钴业)召开 2022 年第五次临时股东大会,审议并通过《关于公司发行GDR并在伦敦证券交易所/瑞士证券交易所上市及转为境外募集股份有限公司的议案》等多项议案 ,爱集微作为
中信证券研报指出,华友钴业成功从钴业龙头转型成为锂电材料领军企业,判断公司在钴镍原料布局的领先优势和一体化的产业链布局有望颠覆行业现有竞争格局,在锂电正极材料产业链中率先突围,打造成为行业龙头。采用绝对估值法得到公司未来一年合理市值2504
一、钴需求将保持高增长1、应用场景新能源汽车用动力锂电池、手机、笔记本电脑等3C电子产品用的非动力锂电池,以及合金领域中是钴金属主要的应用场景。安泰科预计,2021年全球钴消费结构中,3C锂电占比36%,动力电池占比31%,高温合金和硬质合
来自百川资讯的数据显示,3月24日,国内电解钴报价区间为24.4万元至25.5万元/吨,均价为24.95万元/吨。今年初,电解钴价格曾从25万元一度涨至27.5万元/吨,不过进入2月份后,随着国内、国外疫情的发酵,价格自高点开始回落。至今,
随着新能源汽车和手机等3C数码产品产业的爆发式增长,作为制作电池重要原材料之一的钴,2017年价格大涨。受益涨价A股两大龙头华友钴业和寒锐钴业股价连续大涨。2018年,钴价延续上涨态势。两大龙头公司股价能否继续上涨,谁更有后劲?今天我们将全
财务报表一年容易造假,多几年造假就没那么容易了,两个同行业的企业,用连续几年的财务数据拿来做对比就可以感受到谁的实力强谁的实力弱了……今天来看看两个家里有矿的企业,感受下谁的实力强……寒锐钴业:公司主要从事金属钴粉及其他钴产品的研发、生产和
以下为电话调研内容文字版(精简)(问均为小明,答为$寒锐钴业(300618)):1.喂你好,请问是寒锐钴业吗?答:嗯,你说。2.公司主要是生产钴产品嘛,目前公司钴的年产能有多少吨啊?答:刚果那边是5000吨氢氧化钴,然后我们这个产品的话,因
作为镍钴业巨头,华友钴业(603799)受益于销售单价、销售数量增加以及巴莫纳入合并范围,今年上半年公司净利润达到约23亿元,同比增长约五成;不过,由于今年以来钴、镍产品价格的波动,公司初步预计当期计提存货减值准备5.37亿元。钴价下跌存货